10.05.2014

2014初秋香港散策:Wandering in Hong Kong


嘿我從香港回來啦。一個台北人在香港閒晃,才幾天的光景,我竟有點想念那兒啊。四天實在太過短暫,感覺還有好多地方沒去到、好多東西沒吃到。現在邊聽著陳奕迅的粵語歌邊回憶前幾天的點點滴滴,圖多,請耐心等待。


DAY1 09/09
中上環、尖沙咀散策


過去幾天精神都意外的好,每天四、五點就會自動醒來。訪港班機早晨八點出發,四點半就出門了,大概是腎上腺素貫徹全身吧,我一整天都不感覺累,到了宵夜時段還是好興奮啊。所有事情都好新鮮。

登機什麼的就省略吧。機上餐很難吃,炒米粉乾巴巴的讓我吃到一半就放棄,想說反正下飛機放完行李再找東西吃就好。飛香港時間蠻短,一個多小時吧。出關很順利,雖然香港官員的態度冷漠的讓人有點心寒,海關幾乎不正眼看人的,一味埋頭看證件、蓋章,護照幾乎是被摔回桌上。不過海關非常非常帥,梳個利落的油頭配上西裝,有點港片明星的感覺啊。所以我也不大在乎他態度如何(竟然)


機場快綫轉港鐵,大約四十分鐘可以從機場抵達旅館,一切都很順利,行程比原定計劃快了半個多小時。白天的深水埗人還不多,出站後直走蠻快就可以看見美荷樓,我在寄放完行李後再度搭了港鐵到上環,目標是珍妮曲奇還有煲仔飯、海安咖啡室。但沒想到第一站就碰壁了,預計要吃的永合成煲仔飯沒開,讓我這次旅程錯過鼎鼎大名的煲仔飯(扼腕)後來乾脆隨性地在上環穿梭,意外遇見了熟食中心,於是去吃了行程外的瑞記咖啡。

中環站轉上環的通道。
感覺跟北捷頗類似的。

上環熟食中心地下和一樓都是菜攤、肉攤,內部就像公館水源市場,這讓我一度以為自己走錯路了。好不容易找到瑞記以後點餐又發生困難,馬上體驗到不會說廣東話的障礙。後來老闆派了(應該是)他的女兒來和我說中文,對著菜單指指點點終於等到香港的第一餐。這應該是我旅程中最帶香港特色的一餐吧──一家三代把持著店務,老人家靜靜坐在旁邊的木椅上,偶爾和熟客聊聊天,孩子幫忙點餐送餐,我真心希望傳統可以長長久久流傳下去,這是連鎖餐廳感受不到的家庭味啊。

西多士和凍奶茶。
西多士看起來不怎樣,可是一口咬下去超驚豔的。

咖啡稱皇,奶茶稱霸。

吃飽以後繼續在上環亂逛。因為路彎曲不已、又有上上下下的小路和坡道,過了沒多久我就迷路了,沒有去到計劃中的東西街、太平山街,反而到了文武廟、香港醫學博物館,後來一路走呀走的竟然走到中環,嚇壞了,趕緊回頭去找珍妮曲奇。不過在中環迷路時意外喝到公利甘蔗水,用紙杯裝有點小貴,大熱天的喝到還是很開心。





買完珍妮曲奇當作伴手禮後再走回西港城,西港城建築外觀雖然漂亮,裡面卻沒什麼東西似乎沒有好好規劃過,分明可以更有特色的。在那吃了滿記甜品的楊枝甘露,說實話滿失望的,芒果味好奇怪。


吃完滿記後搭叮叮車東行往中環,路經Topshop忍不住逛了一小時,雖然蠻喜歡它的風格,因為價格太高所以忍住沒下手,最後只買了一雙襪子和太陽眼鏡。

店內的免費雜誌。
Topshop最近的廣告媽斗好像都是Cara。

至於晚上是一連串的逛街行程,在尖沙咀吃吃逛逛三個小時左右。先是吃了傳說中的富豪雪糕,然後H&M一待就是一個多小時,買了毛衣、內衣和平底鞋,後來又在海港城走到腿軟還找不到去天星碼頭的出口。算了一算,第一天晚上就少了一半的現金啊(汗)維多麗亞港的夜景非常美可惜iPhone拍不出來,簡單拍完夜景後又趕去太子牧羊少年吃晚餐,最後回到美荷樓已經有點晚了。



1881 heritage建築加上燈光很美。

太子牧羊少年的雞腿堡。
感覺其實跟台灣的差不多,價格也是。

DAY2
太平山、長洲散策

第二天起了個大早,七點多就出門跟著上班族一起擠地鐵,看著媽媽帶著制服孩子上學,一早就體驗到香港生活的日常。香港女學生的制服似乎以連身裙為主,而且都會穿上傳統的皮鞋白襪,不繡學號。相較之下,台灣似乎比較偏向日系呢。這天早上的目標是勝香園早餐和太平山纜車,不忍說我又再度在上環迷路了,走好久才找到勝香園。



番茄鮮牛通心粉,檸蜜脆脆和鹹檸七。

番茄鮮牛通心粉的湯底非常好喝,感覺不出來是罐頭,檸蜜脆脆也不錯,鹹檸七則喝得不太習慣,那鹹味好難以形容,也不完全是鹽味。這幾天在香港吃到的通心粉也都很美味,現在有點懷念。在付帳的時候發生了有點尷尬的小插曲,原本我想用千元紙鈔付帳,沒想到他們不收!只好先付20元剩下的錢先欠著,一千元拿去旁邊的7-11找開再用小額紙鈔付清。哎發生這種事我只能頻頻道歉啊,不知道這裡的規矩。後來才聽說因為千元紙鈔面額大,導致偽幣盛行,所以有的店家乾脆不收了,另外一毫和五毫硬幣也不一定會收,總之要避免用太大或太小面額的錢幣付帳。只能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(?)吃飽喝足以後從中環步行到太平山纜車花園道站,沒想到很快就走到,大約只花了半小時吧。

路經聖約翰教堂,內部照。

纜車上山中途。
記得要坐右邊的三人座才能看中環景色。

俯瞰中環。

後來去走了山頂廣場旁邊的步道,
依山傍水,好美。

(對不起我一定要放這張)在山頂廣場遇見穆勒和胡梅。
胡梅的表情好不甘願噢哈哈。

麥奀記鮮蝦雲吞。雲吞好吃。
老闆超可愛的。

因為天氣很熱所以在山頂的mall晃了很久,花了好一陣子才找到下山纜車的入口,都拖延到後面的行程了。好不容易下山又搭公車趕往中環碼頭,繼續往長洲的行程。


往長洲的船上。晃著晃著我睡著了。

長洲感覺有點像八里,具備小漁村的特色,路上偶爾有些小店賣點特產,路邊則有海鮮熱炒、賣魚蛋的小販或士多(store)。許多長洲人靠捕魚為生,所以可以看到旁邊滿滿的漁船。

長洲街景。



好幾年沒去海邊了,上一次可能是高中畢業旅行墾丁的海。不知怎的,好像是朋友的推薦吧,長洲意外納入這次的行程,真正造訪後我感到又驚又喜。長洲是個漂亮的漁村,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海景美得不得了,雖然有遊客卻稱不上擁擠。這是我最喜歡的行程之一。


其實比較喜歡台灣薄皮的紅豆餅。

離開長洲後又回到中環,到了IFC逛逛,進了Apple store卻遇到態度很差的店員。下班時間的中環滿滿西裝筆挺的上班族,步伐移動十分快速,彷彿我一慢下來就會被淹沒。實在不習慣這樣緊湊的感覺,原本預計到SOHO區晚餐乾脆直接取消了。後來搭上地鐵來到旺角,小小逛了一下,吃完翠華、逛逛H&M和隔壁的副牌Monki,買了雙Chelsea Boots後提早回到美荷樓休息結束一天行程。

黃昏的中環碼頭。
海風聞起來鹹鹹的。

中環人行天橋一景。


晚上早早洗完澡打理好東西又溜出去吃宵夜、逛逛深水埗。其實原本是想找屈臣氏買點潤髮乳的,但不知怎的一直找不到而且好多店家十點左右就打烊了。後來到了綠林甜品吃糖水當作宵夜,店裡滿滿的人,鬧哄哄的,似乎還有整桌的大學生。

忘記叫什麼了。水果、奶精還有類似珍珠卻又不Q的東西。
沒有很喜歡。水果還是台灣的好吃。

DAY 3 
灣仔、銅鑼灣散策

這天同樣是早起,到了太子站吃金華冰廳早餐。點了菠蘿油和凍檸紅竟然忘了拍照,真是失策。金華冰廳的菠蘿油在網路上聲譽挺高,而實際咬下一口,味道比想像中還好──我不是什麼美食家平時吃少少的,但那熱騰騰的菠蘿包實在令人魂牽夢縈,嗯,大概是此行最愛的香港滋味。好懷念啊。吃飽後繼續來到灣仔。




灣仔給我的感覺頗灰暗、甚至有點死氣沈沈,處處都是辦公室。另外可能因為是平日早上,路上都是穿梭的上班族,和預期中落差好大啊。在灣仔無目的的亂晃,一下路經和昌大押,後來往碼頭方向走,經過了政府大樓來到香港藝術中心,沒想到裡面沒什麼東西,略失望。午餐吃了Pret A Manger和再興燒臘,之後又造訪香港故事館、藍屋。


最近集點送的贈品好像是菇菇,
裝潢超可愛!

午餐是再興燒臘,沒有菜。
又喝了鹹檸七。

藍屋。

香港故事館中的東西很少,不過其中幾個主題我覺得挺深刻的。一個是警民關係,早在接近半世紀前香港警察就和民眾處於不對等的權力關係,因此民眾對於警察一向輕蔑,而香港回歸中國、公民活動不斷的當今,這情況似乎更加惡化。看著這些故事好有感觸。

在公民抗命的現在看來格外諷刺。


逛完灣仔後去了銅鑼灣進行購物行程,先逛了Forever 21,五層樓逛得好過癮而且比起Topshop平價得多,在這兒耗了不少時間。Forever 21是此行最喜歡的平價服飾連鎖店,風格多元,不論年齡的好逛(其實Monki也不錯,大約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女生風格,我也喜歡)。後來有點累了於是在銅鑼灣隨意亂走,原本想去的希慎廣場誠品也沒去,只逛了下UNIQLO,發現這裡跟台灣還真有些價差啊,所以買了兩件襯衫。銅鑼灣的最後一站是聰嫂甜品,也是此行吃到最棒的糖水店,因為手提東西很重、腳也很酸,原本預計要吃的丹麥餅店就沒去了,有點後悔。

楊枝甘露,超好吃。


因為身上東西有點重於是提早回到旅館放東西。整理了一下收據發現自己陷入現金危機,身上居然只剩120港幣,雖然還有櫃檯押金200元但仍然不安,想說試試看用信用卡海外提款吧,沒想到密碼輸錯被鎖卡了。愁雲慘霧之餘去了惠康刷了兩包泡麵,確定還有刷卡功能後才安心一點,晚上拿著僅剩的一點現金去吃了添好運,叉燒包太好吃了。後來啥也沒做只能窩在旅館裡打包行李。

叉燒包的皮很特別,酥酥的。
好想再吃啊。

香港最出名的出前一丁泡麵。
居然扛了十包回來。

DAY 4
尖沙咀散策

這天身上現金不多,所以留在旅館用附贈的早餐券吃免費早餐。終於來到美荷樓呼吸冰室了,早餐有中式、西式和港式三種可選,我選擇港式早餐。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通心粉真的好好吃噢。

吃早餐的位置。說是冰室嘛裝潢又很新,
我很喜歡它的配色,空間也寬敞。

精華在於那碗看來普通但超好吃的通心粉,
裡頭有火腿塊、番茄和紅蘿蔔,吐司和茶不怎麼樣。

早餐後和同住一間八人房的台灣女生小聊了一下,原本她邀我一起去吃早餐的,結果我早吃完了,可惜沒能好好認識她。退房後把行李寄放在櫃檯搭港鐵去尖沙咀,逛了加連威老道、香港歷史博物館。

香港的雙層巴士。
對面好像是玫瑰堂吧。

裡面展品很多,我看了大約一小時。
不過總感覺是中國史觀的香港史啊。



離開香港歷史博物館後又在附近逛了逛,經過香港理工大學、重慶大廈還有諾士佛台。路經重慶大廈完全是個巧合,因為我又走錯方向了,不過走著走著心底有個感覺,為什麼站在路邊、穿著西裝的中東裔和印度裔男子愈來愈多,而且似乎在發什麼東西,可是都沒有要理我的意思,好像只給某些特定男性?後來走著走著才發現,原來是接近重慶大廈了。另外原本對諾士佛台頗期待的,行前看網路照片覺得很美,實際去了卻覺得沒什麼,拍幾張照就走了。後來又去了購物區,先逛了下Cotton on(比起中環的好逛多了⋯⋯中環人多,衣服很雜亂),後來在iSQUARE的HMV買了CD才離開尖沙咀。

諾士佛台。配色是蠻美的,
但已經看色彩多變的香港建築四天了有點痲痹。

此行在HMV花了不少錢,
3張專輯、一件衣服、一個徽章應該有超過港幣500元。

離開尖沙咀後前往最後一站佐敦。尖沙咀是我四天來最喜歡的購物區呀,有點捨不得。到佐敦實因為有點飄雨,手上又提袋子又拿雨傘的搞得心情暴躁,加上此行目標是吃添記法式三明治,路途遙遠我一直找不到,真是心酸死了。最後又趕著去吃義順牛奶公司。

找了好久終於買到的添記法式三文治,
味道普通。比較喜歡蒜蓉包。

義順牛奶公司,熱的雙皮燉奶。
這要29港幣,可是沒有很喜歡。

在佐敦吃完東西以後趕回深水埗拿行李,天氣不好飄著小雨,加上地鐵站出口沒有電梯搞得我好狼狽啊,一個人拖行李拖到想哭。在青衣站坐上機場快綫,三點多就到了機場預備登機,沒想到有點來得太早,在機場想找東西吃卻陷入沒位子的窘境。路上買了本足球雜誌,在機場裡看到書店賣著各式雜誌又好想買,可惜手太酸了根本提不動只好作罷。

最後買了星巴克,
原本想嘗試麥當勞的馬卡龍但人龍太長,算了。

前一天才跟台灣朋友說港航比想像中不錯,沒想到回程馬上出包延後了一小時才起飛,而且居然要搭小巴往登機處,總之折騰了好一陣子。好不容易回到台灣,出關大概只花了三十秒,可是行李卻等了要半小時,再加上等巴士的時間,回到家都晚上十一點了。

行李箱被我塞得滿滿滿。

地圖和文宣。

票根。

看著香港公民抗命、‪#‎hkclassboycott、#occupycentral‬的新聞消息繼續寫最後的香港行心得還真百感交集,看著他們努力抗爭、面對辣椒水催淚彈甚至開槍的威脅仍堅持下去,我萬分敬佩他們的勇氣,唉還有好多好多想說的。離開那才沒幾天怎麼一切都變了個樣?

暌違六年出國,為什麼要去香港呢?親戚說既然我在南韓有一群朋友,幹嘛不去南韓啊?我也說不上來啊。對於香港我有種奇怪的感情,並不是出於港片或明星,只是接觸香港媒體久了(像是主場新聞,非常喜歡),對於香港的社會情況多了點關心,不知怎的常有種「啊我們都一樣」的心情,而這讓我想要親眼看看他們。

以下是我的香港印象。很雜亂,很冗長,抱歉。

我認為香港是個擁有高度文化包容性的國家,在尖沙咀可以看到清真寺、聚集的穆斯林,中環和上環則有許多白人定居,但在深水埗又能夠見識到香港庶民的日常種種。我想香港人或許習慣了吧,但我一個台灣人開始是有些不習慣的── 即便身處臺北,偶爾還是會對外國人多投以關注的。這下我才真正意識到我來到了國際級的都市。

既然有如此多元的人種和民族在此交錯,文化的呈現自然也具備混雜性,更別說曾受英國殖民的歷史了。很多小細節都可以看出英國影響啊,像是左行的道路、樓層稱呼,台灣的一樓等於他們的地面層(G)、二樓等於一樓,記錄日期也是用英國式的寫法。然而真正讓我覺得大大不同的,是語言的使用。其實出發前就有想過,身為台灣遊客,在香港究竟該說中文或是英文呢?不過真的到了當地後才發現這其實比自己預料得複雜多,說什麼語言得看時機啊。

廣東話作為當地廣泛使用的日常語言,可是大部分香港人都說得一口流利英文,而服務業通常會說一點中文。香港人個個biligual,聽那些大叔大嬸輩的英文比自己還流利真有點汗顏。在香港的四天我無數次被認作當地人,日本遊客向我問路、店員老和我說廣東話,買東西結帳都讓我有些緊張,聽不懂、尷尬啊。最簡單的「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(類似)」或是「需要袋子嗎」到大概第二天我就懂了,回答個okay就好,他們仍當我是香港人。可是再說更多我就不行啦溝通遇上困難,而我的解決方法是主動說英文。選擇說英文而非中文是因為我認為,即便香港人聽得懂一些中文卻不太會(或許也不甚喜歡)說,不想為難他們。另一方面,老實說吧,既然他們不太會區分中國與台灣口音的差異,我又不想被當成中國遊客招來臭臉對待,乾脆說英文。少數的例外是,第一天在HMV下意識地說起中文、表明自己台灣身份,卻意外遇上一個台灣籍店員。她也熱情和我介紹Tshirt(還說她去年看了Blur),聽到熟悉口音還真有點想念;而通常的情況是,大部份店員要等刷完卡發現這人帳單上出現新台幣扣款選項,才開始和我說中文(其實也沒必要)在香港購物既是享受也是折磨,想逛那些台灣沒有的又擔心溝通問題,所幸大部分購物過程都蠻順利的。

香港食物讓我想念得不得了。原本行前最期待的是糖水,但實際吃過以後覺得不甚習慣,還是喜歡台灣的豆花。出人意料地,我一吃愛上的是看來毫不起眼的通粉,尤其番茄通粉的滋味令人難忘,可在台灣怎麼找都找不到;另外我也很喜歡西多士和菠蘿油,鹹檸七的味道蠻難形容卻也新奇。回來台灣的幾週我又吃了好幾次港式食物解解懷念之情,聽來還真有些荒謬。

我非常喜歡香港的建築。有人說它雜亂無章,霓虹燈招牌總大的向街道中間延伸,住家衣服還橫掛到外頭破壞街景,但我覺得這是香港狹小空間的體現,難道不是生活創造出文化嗎?另外香港的建築外觀配色比台灣有趣多了,常常可以見到外觀漆成粉色、黃色的老舊公寓,並排在一起也蠻可愛的。還有香港建築似乎很喜歡用馬賽克裝飾,不論是地鐵站牆面,或是百貨商店的內部都常能見到馬賽克牆,好像又再次體現了東西合璧的風格。

至於問香港與台灣相似嗎?像卻也不像,有太多細節可以寫了,在長州的船程上我想起淡水往八里的快船,在路上我拿到新竹米粉台灣炒麵的傳單,在店裡我聽見五月天還有陳綺貞的歌,我們同樣都是文化高度混雜的、卻保留中國傳統的地方。可是我們的冷氣不如他們強(隨便晃進一家店五分鐘,汗溼的衣服馬上乾掉),我們的交通規劃不如他們縝密,我們是如此相近卻又如此遙遠。哪天我還要再回去啊,香港。

不過在此之前,在中環在金鐘在旺角奉獻的你們,撐起香港吧。
『寧願站著死,也不願跪著生存。』你們是這麼說的,常常我新聞讀著讀著就哭了。實在不想看見你們迫於改變,然而可悲地我不能多做些什麼。即便知道抗爭不是一時的,也可能沒多少勝算,但我仍希望香港人能贏下這一役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