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7.2014

異鄉人

國文課的其中一篇作業是讀書心得,不知怎的我選了《異鄉人》。老實說已經有好一陣子沒碰這本書了呀。可是《異鄉人》曾經深深影響我----這麼說好像很空泛又很噁心,不過它的確改變我對待人生的態度。以下是極短、極表面,極蠢的心得。

-

十六歲,高一的我首次閱讀這本存在主義經典。當時尚無法瞭解卡繆筆下的荒謬英雄,我只覺得他坦然面對死亡的勇氣很是令人敬佩,在闔上小說的當下,甚至油然而生「我就是莫梭」的錯覺。青春期的自己老會有種不被瞭解的挫折感,時常想不顧一切目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偶爾我也感覺無處容身。然而最終發現,我仍無法如莫梭般對一切都採取反叛的態度。即使渾渾噩噩地過了一陣子,我還是選擇緊緊抓住這社會、這世界給予我的一切,追隨眾人的腳步考試、念書、上大學。我羨慕莫梭,羨慕他有足夠的勇氣去反叛,他做了所有我不敢做的事啊。

大一上學期的尾聲,當我再次拾起這本小說閱讀時,從前對於劇情的疑惑終於有些豁然開朗之領悟:莫梭的荒謬與反叛是來自於他的沈默與看破。人生經驗尚嫌不足的我,是不可能看破塵世,更別說灑脫地放下一切啊。我認同書中反叛的概念,我大可不盲目地跟著大眾走,做自己喜歡且想做的事,但同時我必須找尋容身的地方。我不會是異鄉人,我總是屬於哪處的,面對未來,我不會選擇沈默,我仍然願意憑著信念去追尋。

-

重新閱讀後,感覺自己只是在交差了事啊,難怪國文成績很難看。

寫報告的那陣子正好看了〈Lost in Translation〉,片中的迷失讓我想起了《異鄉人》的痛苦與混亂不堪,因此看電影的當下只覺得好難受好難受,簡直要看不下去了,心裡滿滿的苦澀。生活就是滿滿的苦澀啊,當時。報告寫到後來還與朋友談論到了人生抉擇這種龐大沈重的話題。我最終還算是熬過來了吧。

不過,在寫完這份報告,重新省思人生態度後,我大可斬釘截鐵地說,我不會是莫梭。我可能荒謬,可能反叛,可能常常想跟世界對著幹,但我就是沒那份勇氣呀。
勇氣啊勇氣。或者是看破。